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出处:《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唐 · 顾况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法曲:古代宫廷乐曲。凄情:悲伤的情绪。
上阳宫人:唐代宫女。
碧玉:比喻女子的清纯或珍贵。
刺壁窥:偷偷从墙上缝隙看。
愁猿:比喻哀愁的声音。
寸心:内心深处。
胡秦:古代对北方异族的泛称。
翻译
汉武帝仙逝留下法曲,悲伤之情深沉在急促的琴弦上。上阳宫中的女子怨恨青苔覆盖,今夜她思念丈夫,如同碧玉般珍贵。
闺中思妇在高楼上偷偷望向墙壁,愁绪如猿猴叫月,鹦鹉唤儿声声哀切。
她内心的情感细腻复杂,手指的弹奏长短不一,技艺精妙却无人能识。
独自弹奏着梁州的曲调,旋律穿越风沙,遥隔胡秦两地。
沉浸在音乐中,忘记了前溪的碧绿,醉后还误以为边地的草色如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思妇在高楼上弹奏筝曲的凄凉情景,通过筝声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幽怨的艺术氛围。
首句“武帝升天留法曲”通过历史典故点出了筝曲的神秘与古老,而“凄情掩抑弦柱促”则展示了思妇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筝技的精湛掌握。其后的“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透露了思妇对丈夫的深情和孤寂,月下弹筝,倍增凄凉之感。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一句中,“刺壁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探头望夫的迫切心情,而“愁猿叫月鹦呼儿”则传递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呼唤,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显示了她筝艺的高超与内在情感的微妙,这种技艺上的精湛与情感上的深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歌中最动人的部分。
最后两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则描绘了思妇在筝声中沉浸,仿佛穿越时空与丈夫相聚,但最终仍旧是幻觉一场,这种无奈的美感和对现实的抗拒,让人不禁感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幅古典中国女性在内心世界中挣扎的情境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