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望鸦巢,暮色失山影
出处:《天盘岭》
清 · 先著
野田弃疲驴,七里陟修岭。
负手石路间,数盘历幽靓。
山椒得微亭,行者喘初定。
归樵望鸦巢,暮色失山影。
转岭稍就平,缩足遵微径。
苍苍寺门松,钟声不出顶。
负手石路间,数盘历幽靓。
山椒得微亭,行者喘初定。
归樵望鸦巢,暮色失山影。
转岭稍就平,缩足遵微径。
苍苍寺门松,钟声不出顶。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先著的《天盘岭》描绘了一幅山行图景。首句“野田弃疲驴”,以生动的细节展现出行者在野外辛苦跋涉的情境,疲惫的驴子被留在一旁,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七里陟修岭”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漫长和陡峭。
“负手石路间,数盘历幽靓”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在崎岖的石路上,欣赏着沿途的幽静美景,表现出他的闲适与欣赏之情。“山椒得微亭”则点出一处歇脚的小亭,让行者得以喘息,眺望远方。
“归樵望鸦巢,暮色失山影”描绘了傍晚时分,砍柴归来的农夫遥望山上的鸦巢,而山影已被暮色笼罩,增添了寂寥与深远的意境。最后两句“转岭稍就平,缩足遵微径”描述行者转过山岭,踏上了较为平坦的小路,小心翼翼地沿着小径前行,直至“苍苍寺门松,钟声不出顶”,以松树和寺庙的钟声收尾,展现出宁静的山中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盘岭的自然风光和行者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