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掖不衣,章句岂术
俗资儒从,化以学昌。
葳蕤四代,昭晰三王。
挥发性灵,财成教方。
时陂乐沦,风凋礼失。
缝掖不衣,章句岂术。
蕴金孰砥,怀玉焉器。
养正者睿,敷文惟懿。
帝则昭天,皇图轶古。
乃圣乃神,重规叠矩。
霞构两庠,星陈二序。
横经若林,负书被宇。
国绪克隆,储晖允镜。
玉粹萧芬,体元居正。
温文自躬,敦悦以性。
崇道让齿,业大德盛。
高殿既筵,远言既宣。
穷理尽奥,阐几洞玄。
降情肃币,盥圣荐贤。
鉴赏
此诗颂扬了皇太子释尊的崇高品德与深远智慧。开篇“龙图升曜,龟籍流芳”以龙图和龟甲象征皇太子的显赫地位与深远影响,其德行如同日月之光,流传千古。接着“俗资儒从,化以学昌”,指出皇太子不仅自身学识渊博,还能引领社会风气,通过教育推动文明进步。
“葳蕤四代,昭晰三王”赞其德行与智慧跨越多个时代,如同三代明君般清明照耀。接下来“挥发性灵,财成教方”描述其精神与才智如泉水涌出,滋养教育,成就一方。
然而,“时陂乐沦,风凋礼失”暗示了社会道德与礼仪的衰败,与皇太子的美德形成鲜明对比。“缝掖不衣,章句岂术”批评了当时士人对学问的浅薄理解,而皇太子却能深刻理解并运用知识。
“蕴金孰砥,怀玉焉器”比喻皇太子的智慧与品德如同珍宝,需要适当的磨砺与容器来展现其价值。“养正者睿,敷文惟懿”强调了培养正直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文学修养的深邃。
“帝则昭天,皇图轶古”表达了皇太子的德行超越了帝王,如同照亮天空的太阳。最后“乃圣乃神,重规叠矩”赞美其如同圣人与神明,遵循着严格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霞构两庠,星陈二序”描绘了教育机构的繁荣景象,如同霞光中的学堂,星辰般的秩序。“横经若林,负书被宇”形容书籍如森林般茂盛,学子们背着书本遍布天地。
“国绪克隆,储晖允镜”表示国家的传承得以延续,如同镜子般映照出国家的未来。“玉粹萧芬,体元居正”赞美皇太子如同美玉,其品德与智慧居于正道之上。
“温文自躬,敦悦以性”赞扬其温和的言行举止,以及内心的愉悦与善良。“崇道让齿,业大德盛”表明他尊重长者,品德高尚,事业辉煌。
“高殿既筵,远言既宣”描述了在高大的殿堂中,他的话语广为传播。“穷理尽奥,阐几洞玄”表示他对事物的理解深入且全面,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降情肃币,盥圣荐贤”意味着他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圣人,并推荐贤能之人。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比喻,高度赞扬了皇太子释尊的卓越品质与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