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云深日暮有柴关,稚子林间驱犊出,老翁涧底负冰还全文

云深日暮有柴关,稚子林间驱犊出,老翁涧底负冰还

明 · 王云凤
风叶萧萧点乱山,愁人到此一开颜。
云深日暮有柴关,稚子林间驱犊出,老翁涧底负冰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商州道途中的宁静与生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首句“风叶萧萧点乱山”,以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轻轻地点缀在群山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愁人到此一开颜”一句,巧妙地将读者的情绪从初读时的沉郁转向愉悦,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便是在这看似荒凉的山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释放。

“云深日暮有柴关”,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云雾缭绕,山间小屋在云中若隐若现的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温馨的感觉。这里的“柴关”不仅指实际的木门,更象征着山中人家与外界的界限,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生活的一份自给自足与与世无争。

接下来的两句,“稚子林间驱犊出,老翁涧底负冰还”,则将视角转向了山中人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在林间追逐牛羊,展现出童年的无忧无虑;而老翁在涧底背冰而归,则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依赖与利用,以及生活的艰辛与智慧。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快乐,也揭示了生存的不易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商州道途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