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溪头讲树缆渔艇,箧里朝衣输酒家全文

溪头讲树缆渔艇,箧里朝衣输酒家

出处:《茅山赠洪拾遗
唐 · 方干
圣代谏臣停谏舌,求归故里傲云霞。
溪头讲树缆渔艇,箧里朝衣输酒家
但爱身闲辞禄俸,那嫌岁计在桑麻。
我来幸与诸生异,问答时容近绛纱。

注释

圣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谏臣:向皇帝进谏的大臣。
停谏舌:停止进谏,比喻政治清明无需进言。
故里:故乡。
傲云霞:以云霞为伴,形容生活的逍遥自在。
溪头:溪边。
讲树:可能指僧侣或学者讲学的地方。
缆渔艇:用绳子系住渔舟,表示隐居生活。
箧里:箱子里。
朝衣:朝服,官员上朝时穿的衣服。
输酒家:换酒喝,比喻不做官而享受生活。
但爱:只喜欢。
身闲:身心安逸。
辞禄俸:放弃官职和俸禄。
那嫌:哪里会嫌弃。
岁计:一年的收入。
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事、田园生活。
我来:我到这里。
幸与诸生异:幸运地与普通学生不同。
问答:交流、讨论。
时容近绛纱:时常被允许接近老师或学术权威,绛纱常指师长或讲堂。

翻译

贤明君主时代谏诤的大臣停止了进言,渴望回到故乡享受云霞的逍遥。
溪边的讲经树下系着渔舟小艇,箱子里的朝服已换成酒家的酒。
只喜爱身心的安闲而舍弃官俸,哪会嫌弃年收入来源于桑麻呢。
我来这里幸运地与诸位书生不同,问答时有幸接近那象征师道尊严的红纱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茅山赠洪拾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圣代谏臣停谏舌,求归故里傲云霞。”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中那些直言不讳的谏官之职位感到厌倦,并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享受那里的自由自在,与云霞为伴。

“溪头讲树缆渔艇,箧里朝衣输酒家。”诗人描述了自己希望过上一份宁静的生活,靠近自然,在溪边系舟,早晨穿好衣服,送些酒给邻里之家,这种描写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但爱身闲辞禄俸,那嫌岁计在桑麻。”诗人表达了只愿意享受个人自由的状态,不再追求官职上的荣耀与金钱,对于年华流逝也持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已对世俗功名利禄有所超脱。

“我来幸与诸生异,问答时容近绛纱。”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与众不同之处,即便是在交流对答之时,也保持着一种高洁的品格,如同接近于细腻柔和的丝绸一般。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实现个人自由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