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
出处:《和月岩》
宋 · 赵希逢
涵虚一境绝人烟,挂星贯月栖羽仙。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
追游有客骖鸾凤,满座清光延兔蟾。
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
追游有客骖鸾凤,满座清光延兔蟾。
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涵虚:形容水面宽阔,空灵如镜。绝人烟:远离人群和尘世。
挂星:星辰倒映在水中。
贯月:月亮穿过天空。
栖羽仙:栖息的仙鹤或比喻超凡脱俗之人。
三岛地:传说中的海上仙岛。
洞天:指隐秘而美丽的仙境。
骖鸾凤:驾驭鸾鸟和凤凰,象征神仙出行。
兔蟾:指月亮和兔子,常用来形容清冷的月夜。
耿耿:形容光线明亮,难以入睡。
醉欲眠:喝醉了想要睡觉,这里形容极度的寂静。
翻译
这里是一片与世隔绝的水域,星辰月亮映照着仙鹤栖息的仙境。这片仙境被移到了海上三岛之地,人们称它为人间的几处洞天福地。
有游客在这里追逐游历,乘坐鸾凤般的神兽,清光满座,邀请兔月共赏。
抬头仰望,明亮的光芒让人难以入睡,猜想这里恐怕无人能沉醉到想要睡觉的地步。
鉴赏
这首宋诗《和月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仙境画面。首句"涵虚一境绝人烟",写出了月岩所在之地的空灵与超凡,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月色笼罩的虚无之境。"挂星贯月栖羽仙"进一步渲染了月岩的高洁,星辰月亮映衬下,似乎有仙人在此栖息。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诗人将月岩比作海上的仙岛和人间的洞天福地,暗示其非凡的地理位置和超脱尘世的氛围。"追游有客骖鸾凤",想象有人乘着鸾凤在月岩周围遨游,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满座清光延兔蟾",清辉洒落,月兔和蟾蜍也加入这宁静的夜宴,增添了月夜的生动与祥和。最后两句"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诗人抬头仰望明月,沉浸在月色中难以入眠,表达了对月岩美景的深深陶醉和留恋。
整体来看,赵希逢的《和月岩》以月岩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夜的静谧、神秘和超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