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
出处:《书李学士北使集后》
宋 · 梅尧臣
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
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
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
注释
苏武:汉代使臣,因匈奴扣留而流放多年。艰穷:困苦艰难。
四篇:指苏武创作的四首诗。
五言风格: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
节旄:古代使者所持的旌节上的装饰物,象征权力和信义。
零落:散失、凋零。
都无咏:没有被吟咏或提及。
枉:白白地,徒然。
胡中:指匈奴地区。
十九年:苏武被扣留的时间,实际为十九年。
翻译
苏武的困境仅留下四篇诗作五言诗的形式直到今天仍然流传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书李学士北使集后》是对苏武事迹的简洁而深沉的评价。他指出苏武在困苦艰难中的四篇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五言诗的风格却流传至今,令人赞叹。诗人特别强调了苏武在被囚胡地长达十九年的时间里,没有以诗歌咏叹自己的节旄(代表使者身份的旌节)的失落,这显示了他坚韧的气节和高尚的人格。这种沉默中的坚守,更显得苏武形象的伟大。整首诗简短而有力,通过对苏武诗歌的提及,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作品深远影响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