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出处:《行县至浮查山寺》
唐 · 罗珦
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
行时宾从过前寺,到处松杉长旧围。
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行时宾从过前寺,到处松杉长旧围。
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布衣:平民百姓。鹿鸣:比喻吉祥或升迁的象征。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
宾从:随从人员。
前寺:前方的寺庙。
松杉:常绿树,象征长寿和坚韧。
野老:乡野老人。
官道:官家专用的道路。
隼旟:鹰隼的旗帜,代表官员。
琉璃地:形容地面光洁如琉璃。
泉声:泉水的声音。
素机:朴素的心境。
翻译
三十年前我是个平民百姓,带着鹿鸣之歌西行领取虎符归来。出行时随从经过前寺,所到之处松杉依旧围绕着旧日的界线。
乡野老人们争着拦在路上拜见,连沙鸥也远远避开飞隼的旗帜。
春风吹拂过如琉璃般晶莹的土地,自然有泉水声迎合着朴素的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三十年前曾经穿着布衣、携带虎符的旧地,行走在西上山巅的景象。"鹿鸣"可能暗示着山林之中鹿鸣声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
"宾从过前寺"一句,诗人带着随从经过了一座古老的寺庙,这里的"宾从"指的是跟随诗人的侍从或朋友,而"前寺"则是指路边的古寺。"到处松杉长旧围"则形象地描绘出这座寺庙被松树和杉树所包围,岁月流转,这些树木早已长成了老态龙钟之状,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静谧。
"野老竞遮官道拜"一句,展现了乡村老者们对于过往古寺的人物崇敬之情。他们纷纷挡住官道来向诗人致以崇拜,显示出这座寺庙在当地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它的尊重。
"沙鸥遥避隼旟飞"则描绘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景象。"沙鸥"即沙滩上的鸟类,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带来的骚动,纷纷逃避而去,远离尘嚣。
最后两句"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则描绘了一幅春夜之景。"春风一宿琉璃地"中,"琉璃"形容清澈透明的天空,而"一宿"意味着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夜晚;"自有泉声惬素机"则是说自然界中传来了泉水的声音,这声音仿佛在提醒着什么,或许是对过去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记忆和人心所向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