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惭深予,新诗忍细看
出处:《和答陈石闾三首》
清 · 李锴
风雅黄初后,谁知此道难。
时趋尝折角,绝诣早登坛。
同□惭深予,新诗忍细看。
文章疑鬼物,容易致泥蟠。
时趋尝折角,绝诣早登坛。
同□惭深予,新诗忍细看。
文章疑鬼物,容易致泥蟠。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和答陈石闾三首》中的第三首。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学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文学生命力的忧虑。
“风雅黄初后,谁知此道难。”开篇即点明了古代文学艺术的高雅与深远,然而在经历了时间的流逝之后,这种艺术之美却鲜有人能真正理解和欣赏,暗示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困境。
“时趋尝折角,绝诣早登坛。”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努力,比喻为在艰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寻求艺术的极致境界。这既是对个人艺术追求的写照,也反映了对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同□惭深予,新诗忍细看。”这里的“□”可能是个错别字或留白,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诗人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可能不够完美,需要更加细致地审视与改进,体现了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的精神。
“文章疑鬼物,容易致泥蟠。”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现代文学创作的一种担忧。诗人认为,现代的文章似乎成了难以捉摸的鬼物,容易陷入僵化与俗套之中,失去了传统文学的灵动与深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以及如何保持文学作品的生命力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传统艺术价值的珍视,以及对现代文学创作现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情怀和对文化传承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