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金记应相授,曳杖行看出九垓
明 · 胡应麟
自是梯仙第一才,岂无清梦到蓬莱。
书飞南岳夫人下,燕罢西池阿母回。
高浪驾天悬玉阙,绛霞扶日近瑶台。
三山金记应相授,曳杖行看出九垓。
书飞南岳夫人下,燕罢西池阿母回。
高浪驾天悬玉阙,绛霞扶日近瑶台。
三山金记应相授,曳杖行看出九垓。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乡人有自吴中来者谈昙阳仙师坐化事奇甚信笔奉寄王长公元美》。诗中描绘了对仙人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对仙境的想象。
首句“自是梯仙第一才”,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才华横溢,超凡脱俗。接着“岂无清梦到蓬莱”一句,以梦境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蓬莱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理想的境界。
“书飞南岳夫人下”和“燕罢西池阿母回”两句,分别运用了南岳夫人和西池阿母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与美好。南岳夫人和西池阿母都是传说中的仙女,她们的活动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高浪驾天悬玉阙,绛霞扶日近瑶台”描绘了仙境的壮丽景象,高高的波浪仿佛在天空中悬挂着宫殿,红霞托举着太阳接近瑶台,展现出仙境的辉煌与神圣。
最后,“三山金记应相授,曳杖行看出九垓”表达了诗人对仙人传授知识的渴望,以及想要亲身体验广阔世界的决心。三山金记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而“曳杖行出”则体现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好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