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出处:《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 其二》
宋 · 苏颂
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注释
文章:指文学作品。微婉:深沉而婉约。
气清遒:文风清新有力。
璠玙:比喻有才能的人。
国器:国家的重要人才。
兰菊:象征高洁品格。
陨霜秋:秋天的凋零,暗指遭遇不幸。
阴堂奥:深奥的道理或学问。
白玉楼:比喻珍贵的著作或成就。
遗编:遗留的著作。
蓬丘:传说中的仙山,这里代指朝廷或高位。
翻译
文章深沉而文风清新,论述透彻学问广博。刚刚看到他如美玉般成为国家栋梁,忽然又经历秋天兰菊凋零的悲凉。
梦中他应该还在讲解深奥的道理,天宫中期待他写下珍贵的著作。
听说他的遗著已经整理成册,但又有谁能将它呈现在蓬丘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挽辞,表达了对逝者深厚的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赞美。首句“文章微婉气清遒”赞扬了逝者的文风清新雅致,言辞有力;“议论精通学赡优”则肯定了他在学术上的广博与精深。接着,“方见璠玙为国器”将逝者比作国家的瑰宝,凸显其重要性;“忽经兰菊陨霜秋”以秋季兰花凋零象征其突然离世,悲凉之意油然而生。
“梦中应讲阴堂奥”想象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传播学问,暗示其精神永存;“天上须刊白玉楼”则寓言其著作如同天宫中的白玉楼,珍贵而高洁。最后两句,“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表达了对逝者遗著的怀念,以及对后人能将其著作传扬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学问大家的挽诗,既赞扬了逝者的才情,也寄托了对后世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