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清斋奉竺乾,平生功行默通天
出处:《和仲弟十绝 其二》
宋 · 刘克庄
慈母清斋奉竺乾,平生功行默通天。
遥知静坐修禅观,永昼炉中一穗烟。
遥知静坐修禅观,永昼炉中一穗烟。
注释
慈母:形容母亲的慈爱和仁慈。清斋:清净的斋戒,指虔诚的素食和精神修养。
竺乾:竺乾通常指佛教中的佛陀或佛祖。
功行:功德和行为,指善事和修行。
默通天:默默地与天道相通,表示她的善行深得神明认可。
遥知:远远地知道。
静坐:静静地坐着,通常指禅修。
修禅观:修炼禅定,通过冥想达到心灵净化。
永昼:漫长的白天。
炉中一穗烟:炉火上袅袅升起的一缕青烟,象征内心的平静和禅定。
翻译
慈祥的母亲在清净的斋戒中供奉佛祖,她一生的善行默默与天地相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仲弟十绝(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慈母清修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她精神追求的理解与尊重。
“慈母清斋奉竺乾”,这里的“慈母”指的是母亲,"清斋"则是指洁净、素朴的居所或生活方式。"奉竺乾"意为崇敬地侍奉着一位像古代道教圣人竺乾那样的高尚人物,暗示诗人母亲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
“平生功行默通天”,这句话表达了母亲一生的善行和修为能够默默地与上天沟通。"功行"指的是积累的善行和道德修养,而"默通天"则是说这些善行不需要外在的宣扬,自然而然就能感动神明。
“遥知静坐修禅观”,诗人通过远距离就能感受到母亲正在进行静坐冥想,修习禅定。这里的“遥知”表现了诗人的敏锐感知和对母亲修行状态的深刻理解。
“永昼炉中一穗烟”,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长久的日光下,炉中升起一缕轻烟。这不仅是对视觉美的描写,也象征着母亲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安宁。"永昼"指的是漫长的白天,"炉中一穗烟"则是禅修时常用的香炉中的轻烟,象征着心灵的清净和专注。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位母亲形象,她不仅生活简朴,而且精神世界高尚,能够在日常中修行,达到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