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逾百步落石瓮,黛蓄膏渟那敢眄
中分不肯割鸿沟,锻砺戈矛期一战。
西山折北如西汉,独馀绛灌奔而殿。
谁为刘项决雌雄,赖有韩彭力相援。
卢沟直下两山合,泯泯暗流通一线。
突为瀑布出山口,流沫成轮浪成漩。
前逾百步落石瓮,黛蓄膏渟那敢眄。
沈沈南去若白虹,为屿为泜互隐现。
凿开混沌几千秋,世俗虽见如不见。
今人谁有笔如椽,为写佳名传㝢县。
人閒佳节重清明,呼儿折简招诸彦。
一生能著几两屐,佳处每欲经行遍。
山灵著意劝人游,吞吐烟霞生万变。
山阿玉女跪焚香,岩畔仙人一笑倩。
居者俨若帝王尊,剑佩雍容侍开宴。
植者磊落如钜人,聚立广庭议封禅。
拱者矫矫如勇夫,执戈夹戺著綦弁。
平滩浅濑乍可揭,溪路曲折随峰转。
葛屦偏宜苔藓滑,行襟时被蔷薇罥。
当面烟岚舞翠蛟,出岫閒云飘素练。
群行不复事拘检,眼正明时脚还倦。
班荆共坐溪上石,粔籹浊醪具时馔。
良辰无奈夕阳催,羽觞正要清歌荐。
醒心况复有寒泉,玉池遄返成三咽。
三分春色二分休,风外飞花时一片。
古人行乐欲及时,半百之年犹掣电。
唯有爱山缘未断,梦寐孱颜添健羡。
一穷到骨不自治,虚负胸中书万卷。
漫向山林老却人,生来不识荆州面。
肝胆槎枒须酒浇,顾我非狂亦非狷。
纷纷世无真是非,弃置从渠若秋扇。
归来新月偃林梢,寂寞衡门掩深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游览青阳峡的景象与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东山气象太猛悍”,以“猛悍”形容东山的气势,暗示其雄伟壮观。接着“万马骎骎来楚甸”,以“万马”比喻山势连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壮丽。随后“中分不肯割鸿沟”,运用比喻手法,将山脉比作鸿沟,强调其不可分割的连贯性。接下来“锻砺戈矛期一战”,则以战争的激烈比喻山势的险峻,进一步强化了山脉的雄伟形象。
“西山折北如西汉,独馀绛灌奔而殿”,通过对比西山与西汉的历史,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谁为刘项决雌雄,赖有韩彭力相援”,借刘邦与项羽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力量的赞美。卢沟桥下的山水景象被描绘得生动细腻,“前逾百步落石瓮,黛蓄膏渟那敢眄”,展现了水的深邃与静谧。瀑布从山口突现,“流沫成轮浪成漩”,展现出水的动态美。山下水流“沈沈南去若白虹”,描绘了流水的蜿蜒与壮观。
“今人谁有笔如椽,为写佳名传㝢县”,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赞叹,希望有人能用画笔记录下这份美丽。清明时节,诗人邀请朋友一同出游,“人閒佳节重清明,呼儿折简招诸彦”,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在游玩过程中,诗人观察到了山灵的用心,“山灵著意劝人游,吞吐烟霞生万变”,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
“山阿玉女跪焚香,岩畔仙人一笑倩”,描绘了山中的仙女与仙人的场景,增添了神话色彩。山中人物各具特色,“居者俨若帝王尊,剑佩雍容侍开宴”,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庄严与和谐。溪流旁,人们或坐或立,讨论着封禅之事,“植者磊落如钜人,聚立广庭议封禅”。
“拱者矫矫如勇夫,执戈夹戺著綦弁”,描绘了人们在溪边的活动,既有勇猛的战士形象,也有文雅的宴会场景。沿途的景色令人陶醉,“当面烟岚舞翠蛟,出岫閒云飘素练”,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灵动与美丽。人们在游玩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群行不复事拘检,眼正明时脚还倦”,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班荆共坐溪上石,粔籹浊醪具时馔”,描绘了人们在溪边聚会的情景,共享美食与欢乐。傍晚时分,夕阳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良辰无奈夕阳催,羽觞正要清歌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泉水的清凉与甘甜,“醒心况复有寒泉,玉池遄返成三咽”,增添了游玩的乐趣。
“三分春色二分休,风外飞花时一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古人行乐欲及时,半百之年犹掣电”,表达了对及时行乐的追求。然而,诗人对山的热爱并未改变,“唯有爱山缘未断,梦寐孱颜添健羡”,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穷到骨不自治,虚负胸中书万卷”,表达了对知识与生活平衡的反思。诗人虽然生活在山林之中,但并未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漫向山林老却人,生来不识荆州面”,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追寻。面对世事的纷扰,诗人选择“肝胆槎枒须酒浇”,以酒解忧,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纷纷世无真是非,弃置从渠若秋扇”,表达了对是非观念的淡然态度。最终,诗人带着对新月与深院的回忆,结束了这次旅程,“归来新月偃林梢,寂寞衡门掩深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