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全文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

宋 · 陈著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
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拼音版原文

dēnghuāsānshífēnchūn

jiàntàipíngshìshuífēishěnzuìrén

注释

镫花:元宵节时的灯火装饰。
三五夜:元宵节之夜,即上元节(正月十五)。
鼓笛:鼓和笛子,代表音乐。
十分春:非常浓郁的春天气氛。
欲见:想要看到。
太平事:社会安定、太平盛世的景象。
谁非:谁不是。
沈醉人:沉醉于欢乐的人。

翻译

在元宵节的夜晚,灯火辉煌如同繁星点点。
音乐声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分外热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镫花三五夜"指的是明亮的灯笼在夜色中闪烁,如同繁星点点,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团圆。"鼓笛十分春"则通过乐器的声音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浓厚的节日氛围。

诗人以"欲见太平事"表达了对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然而接着笔锋一转,以"谁非沈醉人"反问,暗示在欢庆的气氛中,人们或许都沉醉于眼前的欢乐,忘记了现实中的忧虑和责任。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揭示了人们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也揭示了人性中容易沉浸于享乐的微妙心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元宵佳节的欢乐气氛,又蕴含哲理,展现了陈著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