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碧玉荇萦拂,老柳红浸珊瑚根
出处:《同马卓群至龙井》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携伴行山不辞远,薄云作暝迷高暾。
才踰风篁秋景绝,绛霞一抹霜林屯。
御巡蹬道尚完好,荒榛故础知山门。
径转斜垣绕佛阁,杂花罗列明秋轩。
老僧煎泉自提挈,妙谙茗事相评论。
更出新藏压山产,香沁荷露何清黁。
为言珍璧不自享,拜月一荐嫦娥尊。
咽服清虚三洗髓,神虑皎皎无由浑。
还穿竹径步荦确,湖光远漏如池盆。
曲流碧玉荇萦拂,老柳红浸珊瑚根。
湫澄龙去绝变化,残妆倒镜秋棠魂。
我行违世更患难,耽此偶作忘朝昏。
天风泠泠度声赖,妙意有在当谁言。
才踰风篁秋景绝,绛霞一抹霜林屯。
御巡蹬道尚完好,荒榛故础知山门。
径转斜垣绕佛阁,杂花罗列明秋轩。
老僧煎泉自提挈,妙谙茗事相评论。
更出新藏压山产,香沁荷露何清黁。
为言珍璧不自享,拜月一荐嫦娥尊。
咽服清虚三洗髓,神虑皎皎无由浑。
还穿竹径步荦确,湖光远漏如池盆。
曲流碧玉荇萦拂,老柳红浸珊瑚根。
湫澄龙去绝变化,残妆倒镜秋棠魂。
我行违世更患难,耽此偶作忘朝昏。
天风泠泠度声赖,妙意有在当谁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龙井山的旅程,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到达后与老僧交谈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宗精神的感悟。
首句“携伴行山不辞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的行动,展现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接着,“薄云作暝迷高暾”一句,通过描绘薄雾笼罩、夕阳隐没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才踰风篁秋景绝,绛霞一抹霜林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秋日景色,风竹环绕,霜林覆盖,一抹绛霞点缀其间,色彩丰富而鲜明,展现出秋天特有的美丽。
“御巡蹬道尚完好,荒榛故础知山门。”诗人注意到登山路径虽已荒废,但仍能辨认出曾经的山门遗迹,体现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尊重。
“径转斜垣绕佛阁,杂花罗列明秋轩。”描述了山路曲折,佛阁环绕,杂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老僧煎泉自提挈,妙谙茗事相评论。”诗人与老僧相遇,通过品茶交流,展现了禅宗文化中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更出新藏压山产,香沁荷露何清黁。”这一句赞美了老僧所藏的珍贵茶叶,香气浓郁,沁人心脾。
“为言珍璧不自享,拜月一荐嫦娥尊。”诗人借老僧之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分享和对月亮女神的敬仰之情。
“咽服清虚三洗髓,神虑皎皎无由浑。”诗人通过品茶,体验到了清静虚无的境界,心灵得到了净化。
“还穿竹径步荦确,湖光远漏如池盆。”最后,诗人穿过竹林,欣赏远处湖光山色,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禅宗精神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