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凫久望云中日,失马宁知塞上年
明 · 欧必元
百里曾歌茂宰贤,初归三径尚依然。
飞凫久望云中日,失马宁知塞上年。
自去毡坛缘可结,由来宣室事空传。
驱车不为王尊出,弟子何人授太玄。
飞凫久望云中日,失马宁知塞上年。
自去毡坛缘可结,由来宣室事空传。
驱车不为王尊出,弟子何人授太玄。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必元为傅逊之先生所作,表达对友人归乡后仍心系学问的深切关怀与赞美。
首联“百里曾歌茂宰贤,初归三径尚依然”描绘了傅先生在远方被赞誉为贤能的官员,如今回归故里,虽已离开官场,但内心那份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依旧如初,如同归来的隐士,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颔联“飞凫久望云中日,失马宁知塞上年”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傅先生长久以来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如同飞凫期盼着云中的太阳,即使遭遇人生的挫折,如失马塞上,也未曾忘记对学问的执着。
颈联“自去毡坛缘可结,由来宣室事空传”进一步赞扬了傅先生的学术追求和人格魅力。毡坛,可能指代某种学术交流的场所或仪式,这里暗示傅先生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宣室,古代帝王接见大臣的地方,此处暗喻傅先生的名声和成就。
尾联“驱车不为王尊出,弟子何人授太玄”则表达了对傅先生不为名利所动,坚守学术本心的敬佩之情。王尊,古代一位以学问闻名的学者,这里借以比喻傅先生;“太玄”,可能是指深奥的学问或经典著作,暗示傅先生不仅自己追求学问,还愿意传授给他人,培养后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深情地表达了对傅先生学术追求和人格魅力的赞赏,以及对其归乡后仍不忘学问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