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东阡西陌间,黍稷何薿薿全文

东阡西陌间,黍稷何薿薿

宋末元初 · 方回
晋季有诗人,忽如古伯夷。
其人果为谁,请读渊明诗。
同时颜谢流,望风悉披靡。
东阡西陌间,黍稷何薿薿
烹葵酌浊醪,世味无复美。
百万呼卢公,枉为寄奴死。
漫仕心未安,托辞避邮史。
自挽何谓亡,宇宙与终始。
眷言尘缨客,试问沧浪水。

注释

晋季:晋朝末期。
伯夷:古代的高洁隐士。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颜谢:颜回和谢灵运,均为著名文人。
悉披靡:全部被吸引或折服。
黍稷:泛指农作物。
烹葵酌浊醪:煮葵菜,喝劣质酒。
呼卢公:豪赌者,比喻追求权势的人。
枉:白白地,徒然。
邮史:古代负责传递文书的官员。
自挽:自我哀悼。
宇宙:天地万物。
眷言:怀念,思念。
尘缨客:尘世间的游子,指诗人自己。
沧浪水:出自《楚辞·渔父》,象征清高隐逸的生活。

翻译

晋代有一位诗人,突然像古代的伯夷一样出现。
这人究竟是谁呢?请阅读陶渊明的诗篇来寻找答案。
他与颜回、谢灵运齐名,他们的风采令世人倾倒。
在东西交错的小路上,庄稼长得郁郁葱葱。
煮葵菜,喝着浑浊的酒,世间的味道再无美好。
百万富翁呼卢公,却白白地为了权势而丧命。
他的仕途之心并未安定,找借口避开官场的纷扰。
为何要自我挽歌,难道生命的意义仅在于生死轮回?
怀念起那些尘世间的羁旅之人,试着问问沧浪之水的答案。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时世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晋季有诗人,忽如古伯夷”,是说有一位诗人在晋朝末年出现,他的风格犹如古代的伯夷。这位诗人的身份被隐喻为渊明,即指东汉时期的司空图(字渊明),他擅长作诗,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同时,诗中还提到颜回和谢灵运,这两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或许代表了某种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描述下,却显得黯然失色。

“东阡西陌间,黍稷何薿薿”一句描绘的是农村田野的景象,但这里的“黍稷”指的是一种植物,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谷物,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和无奈。

“烹葵酌浊醪,世味无复美”则是说,即使是普通的蔬菜和酒,也无法带来任何愉悦,因为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观。

接下来的“百万呼卢公,枉为寄奴死”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哀叹。这里的“呼卢公”可能是一种官职,而“寄奴死”则可能是指某种悲惨的命运。

诗人接着写道:“漫仕心未安,托辞避邮史。”这表明诗人对仕途生活感到不安和不满,因此选择了逃避,远离那些记录历史事件的书信文件。

最后,“自挽何谓亡,宇宙与终始”可能是在探讨生命和存在的问题,而“眷言尘缨客,试问沧浪水”则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和探究。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