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歧路间,执手何能默?子有昆弟居,而我远亲侧
出处:《答汪抑之三首》
明 · 王守仁
去国心已恫,别子意弥恻。
伊迩怨昕夕,况兹万里隔。
恋恋歧路间,执手何能默?子有昆弟居,而我远亲侧。
回思菽水欢,羡子何由得。
知子念我深,夙夜敢忘惕。
良心忠信资,蛮貊非我戚。
伊迩怨昕夕,况兹万里隔。
恋恋歧路间,执手何能默?子有昆弟居,而我远亲侧。
回思菽水欢,羡子何由得。
知子念我深,夙夜敢忘惕。
良心忠信资,蛮貊非我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答汪抑之三首(其一)》。诗中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句“去国心已恫”,表达了诗人离开国家后内心的忧虑与不安。接着,“别子意弥恻”则直接点明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悲伤之情。“伊迩怨昕夕,况兹万里隔”,进一步描绘了思念之情,即使在近处也难以排解,更何况是相隔万里的距离。诗人通过“恋恋歧路间,执手何能默?”表达了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
接下来,“子有昆弟居,而我远亲侧”一句,诗人转而思考友人的家庭情况,表达了对友人家庭的关心。紧接着,“回思菽水欢,羡子何由得”则表达了对友人家庭温馨生活的羡慕,以及自己无法体验到这种幸福的遗憾。
最后,“知子念我深,夙夜敢忘惕”表明诗人深知友人的思念之情,日夜不敢忘记警惕,以回应这份深情厚谊。“良心忠信资,蛮貊非我戚”则强调了忠诚与诚信的重要性,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这些美德,与友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因地域差异而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远,以及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