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拟听莺仍拜阙,岂应携鹤遂归田
出处:《答钱五卿郡丞》
明 · 卢龙云
虞山琴水隔风烟,屈指离亭十八年。
时拟听莺仍拜阙,岂应携鹤遂归田。
遗荣逸意游云外,求旧徵书待日边。
诗卷茶炉知念我,山阴难放子猷船。
时拟听莺仍拜阙,岂应携鹤遂归田。
遗荣逸意游云外,求旧徵书待日边。
诗卷茶炉知念我,山阴难放子猷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对友人钱五卿郡丞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虞山琴水隔风烟,屈指离亭十八年”,开篇即以虞山的琴水和风烟为背景,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交织在一起,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十八年的时光仿佛在山水之间流转,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回忆的甜蜜。
颔联“时拟听莺仍拜阙,岂应携鹤遂归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像黄莺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回到朝廷,继续为国效力;另一方面,又向往隐居田园的生活,携鹤相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内心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抉择。
颈联“遗荣逸意游云外,求旧徵书待日边”,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选择放弃世俗的荣华,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游走在云外的世界,寻找过去的友情与记忆。同时,他期待着旧友的来信,希望在日落西山之时,能有人与他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尾联“诗卷茶炉知念我,山阴难放子猷船”,以诗卷和茶炉象征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相通。而“山阴难放子猷船”则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钱五卿的深厚情谊,即便是在遥远的山阴之地,也无法割舍这份深厚的友谊,如同王羲之的朋友王子猷对他的思念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