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隔年花信,先已到江梅全文

隔年花信,先已到江梅

宋 · 周紫芝
晓色凝暾,霜痕犹浅,九天春意将回。
隔年花信,先已到江梅
沈水烟浓如雾,金波满、红袖双垂。
仙翁醉,问春何处,春在玉东西。
瑶台。
人不老,还从东壁,来步天墀。
且细看八砖,花影迟迟。
会见朱颜绿鬓,家长近、咫尺天威。
君知否,天教雨露,常满岁寒枝。

注释

晓色:清晨的色彩。
凝暾:初升的暖阳。
霜痕:薄霜留下的痕迹。
花信:花开的信息,指时节变换。
江梅:江边的梅花。
沈水:沉香,一种香料。
金波:泛黄的酒液。
红袖:女子的衣袖。
仙翁:仙人或长者。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玉制的高台。
东壁:象征长寿的地方。
天墀:天庭的台阶。
八砖:可能指庭院或道路的砖面。
花影:花的影子。
朱颜绿鬓:形容容颜红润,头发乌黑。
家长:尊贵的人,这里指天帝。
咫尺天威:形容天帝的威严近在眼前。
雨露:比喻恩泽。
岁寒枝:经受过寒冬考验的枝头。

翻译

晨曦微明,薄霜痕迹尚浅,九重天上的春天即将回归。
隔年的花期信息,梅花已率先在江边传递。
沉香烟雾浓厚如雾,金色的酒液满杯,红袖女子轻轻垂落。
仙翁醉意中询问,春天究竟在哪里?春天就在那玉制的天地之间,瑶台之上。
人们仿佛永葆青春,从东边的墙壁走来,踏上天庭的台阶。
让我们慢慢欣赏,八块砖铺成的路面,花影缓缓移动。
不久后会见到红润的脸庞和青丝,与尊贵的天帝近在咫尺。
你可知道,上天让雨露常驻,滋养着寒冬中的枝头。

鉴赏

这首《满庭芳·潇湘夜雨》是宋代词人周紫芝的作品,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和对长寿与春意的感悟。开篇"晓色凝暾,霜痕犹浅,九天春意将回",以晓色和霜痕的细节,展现了一幅冬去春来的画面,透露出淡淡的春意。"隔年花信,先已到江梅",通过提及江梅这个早春的使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词人通过"沈水烟浓如雾,金波满、红袖双垂",描绘了沉香烟雾缭绕的氛围,以及女子的红袖映衬下的美景,增添了春日的温馨与雅致。"仙翁醉,问春何处,春在玉东西",借仙翁之口,表达了对春意的追寻,春意被寓言化为玉的东西,显得神秘而珍贵。

上片末尾,词人想象自己登临瑶台,感受岁月静好,"人不老"表达对长生的向往,"来步天墀"则显现出超然的境界。下片继续描绘自然之美,"八砖花影迟迟",暗示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从容。"会见朱颜绿鬓,家长近、咫尺天威",赞美青春永驻,即使在天威之下,也保持着青春活力。

最后,词人以"天教雨露,常满岁寒枝"作结,寓意上天赐予的恩泽如同雨露,使生命在严寒中也能保持生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词人对春天和长寿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