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出处:《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其三》
宋 · 苏颂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注释
都门:京城的城门。箫鼓:古代丧事中使用的乐器。
丹旐:绘有红色旗帜的灵车。
诏祖临:皇帝亲临吊唁。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员。
高原松槚:高原上的松树和槚树,常用来比喻墓地。
藩朝:边境或地方的朝廷。
彝鼎:古代祭祀和记功的器物。
甘棠:古人对地方官的美称,源于《诗经》中的故事。
五州:泛指各地。
翻译
京城的音乐和鼓声充满了悲伤,灵车西行,皇帝亲来祭奠。旧官僚们徒然垂泪,高原上的松槚树已经郁郁葱葱。
他在边境朝廷忠诚效力,功绩被铭刻在彝鼎之上,流传千古。
将来人们会记得他的恩德,就像怀念甘棠树一样,他的美德深入人心。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哀伤和怀念之情的诗,通过对故府、古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缅绵情感,以及对先贤遗德的深切怀念。
“都门箫鼓动哀音”,设置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箫鼓声响起,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和哀伤的情感。"丹旐西归诏祖临"则是对往昔荣光的一种召唤,诗人心中怀念着那些伟大而又遥远的记忆。
“故府簪裾空堕泪”中的“故府”,暗示了一种过往的辉煌,而“簪裾空堕泪”则是对那逝去荣华的感伤,泪水在心中悄然流淌。"高原松槚已成阴",景象转换至自然界,松树和槚树的影子投射出了一片浓重的阴凉,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藩朝宣力由忠荩”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品质的赞美,这种品质如同古鼎上的彝鼎书功,历经时光考验而不减。"彝鼎书功映古今"则是将这种品质置于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的标志。
“他日甘棠知不剪”中的“他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一天,“甘棠”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而“知不剪”则是对那份美好的珍视和留恋。"五州遗德在人深",诗人感叹那些古代贤君或英雄的事迹和美德,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故旧的追忆和哀伤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荣光、忠诚品质以及先贤遗德的深刻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