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陶朱西子功名后,安石东山隐遁初全文

陶朱西子功名后,安石东山隐遁初

宋 · 喻良能
陶朱西子功名后,安石东山隐遁初
画图三挹春风面,豁得平生俊气无。

拼音版原文

táozhū西gōngmínghòuānshídōngshānyǐndùnchū

huàsānchūnfēngmiànhuōpíngshēngjùn

注释

陶朱:指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归隐,成为富商。
西子:西施,古代美女,与陶朱公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隐退与财富。
功名后:取得功名之后。
安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两次拜相。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后用来指代隐居生活。
画图:描绘画面或想象中的景象。
三挹:多次汲取或欣赏,这里形容反复欣赏。
春风面:春天的面容,比喻美好的景色或人物。
豁得:得到,此处有释放或展现之意。
平生:一生,整个人生。
俊气:才智出众,英气。

翻译

陶朱公和西施功成名就之后
王安石在东山开始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题泛五湖游东山图》。诗中通过将陶朱公(范蠡)和王安石两位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陶朱公功成名就后选择退隐江湖,而王安石则在东山隐居之初。诗人描绘了画面中的春风拂过,似乎连画中人物都受到了感染,他们的形象仿佛焕发出一生的英气。整首诗寓言性较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深思,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