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全文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唐 · 方干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却容鹤发还蜗舍,犹梦渔竿从隼旟。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

拼音版原文

yánxiàngxiāotiáozhīmìnghòuyīngméngǎnshòuēnchū
quèróngháishè

yóumèng竿gāncóngsǔn
xīndìngyúntūnguóhuìchūncǎopín

xiāngzhōngwèizhěshuígōnghóujiàngchǐshū

注释

颜巷:指简朴的生活环境,常用来形容学者或清贫之士的住处。
知命:了解并接受自己的命运,这里指年老而知天命。
膺门:指恩师或施恩之处,此处比喻最初得到恩惠的地方。
感激:深深的感谢和感动。
受恩初:初次受到恩惠的时候。
却容:却让,这里是说自己被允许。
鹤发:白色的头发,形容年老。
蜗舍:像蜗牛壳一样小的住所,形容居所极其简陋。
渔竿:钓鱼的竿,常象征隐逸生活。
隼旟:古代高官的旗帜,这里代指显贵。
新定:地名,这里泛指新的地方或时代。
暮云:傍晚的云彩,常带有怀旧或哀愁的意味。
吞:覆盖,吞没,这里形容云层浓厚。
故国:过去的国家或故乡。
会稽:地名,这里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春草:春天生长的草,象征生命力但同时也暗示时光流逝。
乡中:乡村里,家乡。
儒者:遵循儒家学说的学者或读书人。
公侯:古代的高级爵位,这里泛指高位显贵的人。
降尺书:送来书信,古代尊者给卑者写信称为‘降书’,尺书即书信,这里指得到权贵的重视或赏识。

翻译

在颜回那简陋的巷子里,知晓天命后生活更加清贫,最初受到恩惠时心中充满感激。
如今容许我这白发之人返回简陋的居所,梦中仍想着拿起渔竿跟随显贵。
黄昏时分,新定城的云彩似乎吞没了旧日的国度,春天里,会稽的青草蔓进了我的寒舍。
在这乡村里,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谁曾有幸接到公侯的亲笔书信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世事变迁之后,对命运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感受到来自于某种恩赐的温暖。这里的“颜”指的是面容,“巷”是小巷,意指生活中的平淡与孤独;“膺门”则是古代衣领部分的名称,这里比喻心怀感激。

"却容鹤发还蜗舍,犹梦渔竿从隼旟。"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之情。“却容”表明虽然时光已逝,但仍能容颜不改;“鹤发”是形容头发苍白,意指年老;“蜗舍”则是隐居之所。第二句中的“渔竿”是钓鱼的工具,这里暗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故土的思念和现实中的贫困生活。“新定”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名,或是暗示时间的流逝;“暮云吞故国”则是用来形容对远方家乡的深情;“会稽”意为探望,询问,春草入贫居则表现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自己的生活状态。

"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

最后两句,诗人提及自己乡里的传统是崇尚儒学,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能够得到尊贵者的书信赐予的渴望。“公侯”指的是高官显贵,“降尺书”则意味着这些尊贵者亲手写下的书信。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故土以及知识传统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