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身有离别,无地无岐路
出处:《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 其二》
唐 · 元稹
襄阳大堤绕,我向堤前住。
烛随花艳来,骑送朝云去。
万竿高庙竹,三月徐亭树。
我昔忆君时,君今怀我处。
有身有离别,无地无岐路。
风尘同古今,人世劳新故。
烛随花艳来,骑送朝云去。
万竿高庙竹,三月徐亭树。
我昔忆君时,君今怀我处。
有身有离别,无地无岐路。
风尘同古今,人世劳新故。
注释
襄阳:中国湖北省的一个历史名城。大堤:长长的河堤。
我:诗人自称。
住:居住。
烛:蜡烛,这里指照明之物,带出夜的氛围。
花艳:花朵鲜艳,形容夜晚的美景或宴会的繁华。
骑:骑马,此处指代早晨的出行。
朝云:早晨的云彩,比喻时间的流逝。
万竿:形容竹子数量极多。
高庙:地名,可能指当地的庙宇或高地。
三月:春季的月份,树木茂盛。
徐亭:地名,可能是一个以树木著称的地方。
忆君:思念你。
君:指对方,朋友或爱人。
怀我:怀念我。
有身:活着,存在。
离别:分开,告别。
无地:任何地方。
岐路:岔路,引申为选择或分别。
风尘:旅途中的劳苦和艰辛,也指世事。
古今:从古到今。
人世:人间,社会。
劳新故:为新旧事物的更替而辛劳。
翻译
襄阳的长堤蜿蜒环绕,我住在堤岸旁边。烛光映着娇艳的花朵到来,清晨则骑马送走朝云。
成千上万的竹子耸立在高庙旁,三月里徐亭的树木郁郁葱葱。
往日里我思念你的时候,如今你也正怀念着我这个地方。
只要活着便有离别的时刻,没有哪里不存在分岔的道路。
风尘仆仆,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人世间总是为新旧交替而辛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思念之情的诗,通过对襄阳城堤景观的细腻刻画和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开篇“襄阳大堤绕,我向堤前住”即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孤独的居住环境,而接着的“烛随花艳来,骑送朝云去”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烛光与鲜花交相辉映,骑者送君而去,似乎时间和空间都在流动中。
接下来的“万竿高庙竹,三月徐亭树”更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无尽的思念。尤其是“万竿高庙竹”一句,不仅写出了庙宇中的古老高竹,更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感。
而“我昔忆君时,君今怀我处”则直接抒发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回忆。这里的“我昔忆君时”表达了过去对亲人无法忘怀的记忆,而“君今怀我处”则是在现在的时空里,将这种情感反转,强化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最后两句“有身有离别,无地无岐路。风尘同古今,人世劳新故”,则是对生命、离合以及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感悟。在这不断变迁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分别似乎都是命运安排,而“风尘同古今”一句,更凸显了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堤前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亲人深切思念的情感流露,展现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