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已如刚节峻,东湖还似古心清
出处:《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其一》
宋 · 吴芾
南州高士务躬行,不事王侯祇力耕。
西岭已如刚节峻,东湖还似古心清。
正惭老拙非良牧,安有仁恩及庶氓。
若也当年能逐迹,他时容或可齐名。
西岭已如刚节峻,东湖还似古心清。
正惭老拙非良牧,安有仁恩及庶氓。
若也当年能逐迹,他时容或可齐名。
注释
南州:指南方。高士:高尚的人士。
躬行:亲身实践。
王侯:古代的贵族或君主。
祇:只。
力耕:专心农耕。
西岭:西部的山岭。
刚节峻:坚硬刚直。
东湖:东部的湖泊。
古心清:古人般的清澈心境。
老拙:年老而笨拙。
良牧:优秀的领导者,比喻好的官员。
庶氓:百姓,平民。
逐迹:追随足迹,指学习或效仿他人。
他时:未来某时。
齐名:有同等的名声。
翻译
南方的高尚人士致力于亲身实践,不追求王侯权贵只专心农耕。西岭如同坚硬的竹节般刚直,东湖则像古人的心境般清澈。
我深感自己年迈无能,不是一位好官员,怎会有仁爱惠及百姓。
如果早年我能追随他们的足迹,或许将来能有相提并论的名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不愿涉足仕途的高洁品格。首句“南州高士务躬行,不事王侯祇力耕”表明诗人身处南州之地,以农耕为业,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追求与权贵交往。
接着,“西岭已如刚节峻,东湖还似古心清”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西岭形容雄伟峻拔,而东湖则显得平静澄清,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清澈。
“正惭老拙非良牧,安有仁恩及庶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可能无法很好地照料百姓的自责之情,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够惠及所有的人。
最后,“若也当年能逐迹,他时容或可齐名”则是对过往的一种回忆与期许,若是在年轻的时候能像别人那样追随名山大川,或许在未来也能和他们一样声名显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自甘平淡的心态,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