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日,漫过已匆匆
出处:《廿五夜恋岁》
明 · 沈周
与岁别在迩,五日即告终。
三百六十日,漫过已匆匆。
馀此知莫留,顷忽迅飘风。
譬若杯酒阑,客散堂欲空。
强尔拉老兵,徘徊乏欢悰。
把笔搆短篇,灯前拥衰翁。
衰翁类岁事,微吟搔鬓蓬。
三百六十日,漫过已匆匆。
馀此知莫留,顷忽迅飘风。
譬若杯酒阑,客散堂欲空。
强尔拉老兵,徘徊乏欢悰。
把笔搆短篇,灯前拥衰翁。
衰翁类岁事,微吟搔鬓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廿五夜恋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逝去的岁月的深深眷恋和感慨。首句"与岁别在迩,五日即告终",直接点出时间的流逝之快,五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一年三百六十日仿佛一晃而过。接下来的"馀此知莫留,顷忽迅飘风",以疾风比喻时光飞逝,无法挽留。
诗人感叹道,就像宴席将散,宾客离去,堂上空荡,自己勉强挽留老友,却感到欢乐不再。"强尔拉老兵,徘徊乏欢悰",这里的"老兵"可能象征着年老的自己,表达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把笔搆短篇,灯前拥衰翁。衰翁类岁事,微吟搔鬓蓬",诗人拿起笔,试图通过写作来留住片刻的记忆,自己如同老翁般,对着灯火,轻轻吟唱,头发斑白,形象地描绘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自嘲。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深忧虑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