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藩遏戎乱,驻钺实此州
出处:《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
明 · 高启
列藩遏戎乱,驻钺实此州。
如何杀大将,王师自相仇。
我来乱始定,城郭气尚愁。
又闻有邻兵,仓卒岂敢留。
促还出西门,天寒绝行甗。
古戍暗雨雪,旌旗暮悠悠。
野屋闭不守,泽田弃谁收。
居人且奔逃,游子安得休。
逶迤苍山去,泱漭玄云浮。
人虎争夜行,风榛啸岩幽。
我徒戒相亲,一失未易求。
饥拾谷口栗,寒烧涧中槱。
神迷路多迂,再宿达海陬。
虽尝登顿劳,幸免迫辱忧。
圣尼畏于匡,嗟我敢有尤。
但惭去越早,不遂名山游。
如何杀大将,王师自相仇。
我来乱始定,城郭气尚愁。
又闻有邻兵,仓卒岂敢留。
促还出西门,天寒绝行甗。
古戍暗雨雪,旌旗暮悠悠。
野屋闭不守,泽田弃谁收。
居人且奔逃,游子安得休。
逶迤苍山去,泱漭玄云浮。
人虎争夜行,风榛啸岩幽。
我徒戒相亲,一失未易求。
饥拾谷口栗,寒烧涧中槱。
神迷路多迂,再宿达海陬。
虽尝登顿劳,幸免迫辱忧。
圣尼畏于匡,嗟我敢有尤。
但惭去越早,不遂名山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诗中,诗人因边境冲突引发的混乱,被迫离开都城,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深忧虑。他描述了城市中的凄凉景象,居民纷纷逃亡,连野外的房屋和农田也无人照管。在寒冷的夜晚,诗人艰难地跋涉,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人心惶惶的局势。
诗中运用了如“人虎争夜行”、“风榛啸岩幽”等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乱之夜的阴森与恐怖。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辛苦,但至少得以逃脱迫害,避免了更大的灾难,这让他感到庆幸。然而,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趁乱游览名山的遗憾。
整首诗以个人的流离失所和对和平的向往,反映了明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