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望云
明 · 李时勉
桑树春鸠鸣,农事起来早。
仰视天边云,来往田间道。
虹电耀西渚,白日行穹昊。
涧少一线水,田多去年草。
欲犁不得雨,种苗复枯稿。
耕穫恒饥苦,不耕难自保。
伤哉罹此忧,欲从首阳老。
仰视天边云,来往田间道。
虹电耀西渚,白日行穹昊。
涧少一线水,田多去年草。
欲犁不得雨,种苗复枯稿。
耕穫恒饥苦,不耕难自保。
伤哉罹此忧,欲从首阳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农民在春耕时节的劳碌与忧虑。开篇“桑树春鸠鸣,农事起来早”,以春鸠的鸣叫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暗示农事的开始,农民们早早地起床忙碌于田间。接着,“仰视天边云,来往田间道”描绘了农民抬头看天,期盼着适时的雨水,同时脚踏实地地在田间劳作的景象。
“虹电耀西渚,白日行穹昊”一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天气的渴望。“涧少一线水,田多去年草”则展现了农田的现状,缺乏水源,杂草丛生,预示着可能的收成不佳。
“欲犁不得雨,种苗复枯稿”进一步强调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农民们渴望雨水却不得,新种的作物也因缺水而枯萎。最后,“耕穫恒饥苦,不耕难自保”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确定性,即使耕作也无法保证温饱,不耕作又难以维持生活。
“伤哉罹此忧,欲从首阳老”表达了农民对于当前困境的无奈与痛苦,甚至产生了逃避现实的想法,想要效仿古代隐士,到首阳山过隐居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明代农民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双重压力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