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期许意,今日更何存
出处:《李广文方水葬于东郊哭之以诗二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一揖青郊外,从兹隔九原。
及于棺下送,犹胜梦中言。
避地频同旅,移家近对门。
平生期许意,今日更何存。
及于棺下送,犹胜梦中言。
避地频同旅,移家近对门。
平生期许意,今日更何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悼念友人李广文方水葬于东郊之事。诗中充满了哀伤与深情,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一揖青郊外”,开篇即点出送别之地为郊外,青色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自然的宁静,一揖则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告别。接着,“从兹隔九原”一句,运用了“九原”的典故,表示从此与逝者阴阳两隔,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
“及于棺下送,犹胜梦中言”两句,表达了在棺前送别的实际行为比在梦中表达情感更为真实和有意义。棺木之下,是与逝者最后的道别,这种现实的接触,让情感更加真切,也比虚幻的梦境来得更为可靠和深刻。
“避地频同旅,移家近对门”描述了两人过往的共同经历,无论是避难时的相依为命,还是搬家后成为邻居,都体现了深厚的友情。这些回忆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逝者生前生活的点滴与友情的珍贵。
“平生期许意,今日更何存”则是对逝者生前愿望与期待的感慨。在生命终结之时,那些曾经的期望与梦想,如今已无处寻觅,只剩下无尽的遗憾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逝者生前生活的回忆,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