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君论事天为动,季子居官水似清全文

长君论事天为动,季子居官水似清

长君论事天为动,季子居官水似清
双眊不能钞谏草,偏聋尚可听琴声。

翻译

长君的议论能感动上天,
季子担任官职如水般清明。

注释

长君:指德高望重的人。
论事:议论政事。
天为动:形容影响极大,连天也被触动。
季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榜样。
居官:担任官职。
水似清:比喻为官清廉公正。
眊:眼睛模糊不清。
钞:抄写。
谏草:进谏的奏章。
偏聋:只有一只耳朵听力不好。
尚可:还能。
听琴声:通过琴声来放松心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创作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明和官员廉洁的向往。

"长君论事天为动"一句,借用“长君”指代皇帝或高官,表达当他们讨论国事时,即便是天气也好像因此而变化,这里强调了君主言行对天下影响之大。"季子居官水似清"则通过“季子”这个词,暗示了一种理想中的官员形象,在这里,“水似清”形容的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有官场清廉的寓意。

接着两句“双眊不能钞谏草,偏聋尚可听琴声”,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弊的无奈和个人的超然。"双眊"指的是眼睛看不清楚,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视野受限的状态,而"不能钞谏草"可能是因为看到的“草”都像是需要批评的东西,反映了诗人对于时政的忧虑和批判精神。而偏聋,即耳朵听不清楚,却还能够听到琴声,这里琴声象征着美好、高洁的事物,表达了即便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澈与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喻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生态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个人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