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
出处:《长干送别》
宋 · 孙锐
君子于行东渡头,江村烟雨看眠鸥。
秋风不借游山屐,客梦长呼问酒楼。
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
不须刎颈酬知己,一曲琵琶在远舟。
秋风不借游山屐,客梦长呼问酒楼。
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
不须刎颈酬知己,一曲琵琶在远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东渡头:东方的渡口。
眠鸥:栖息的鸥鸟。
游山屐:登山的鞋子。
客梦:游子的梦。
问酒楼:对酒楼的呼唤。
八斗才:极高的才华。
新鹤发:新生的白发。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服。
刎颈酬知己:以生死相许报答知己。
琵琶: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远舟:远方的船只。
翻译
君子行走在东方的渡口,江边小村烟雨中鸥鸟栖息。秋风吹过,未能满足游子登山的愿望,他的梦中常唤起酒楼的呼唤。
他才华横溢,却因白发而感叹,囊中羞涩,旧衣破败。
无需以生死相许来报答知己,只愿一曲琵琶声在远方的舟上回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在东渡头处离别的场景,通过江村烟雨和眠鸥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情怀。秋风不借助于游山之乐,反映了主人公心中的孤独与寂寞,同时客梦中长呼问酒楼,更深化了这种离别之苦。
诗中“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两句,则通过对才智和物质财富的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对于朋友才华与物资的珍视。然而,这些都无法替代心中的知己,故而“不须刎颈酬知己”,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深情。
最后一句“一曲琵琶在远舟”,则是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传递出主人公的心声。琵琶在远舟之上,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增添了一种无限的遐想。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送别时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