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出处:《升平词十首 其十》
唐 · 薛能
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
文章惟返朴,戈甲尽生尘。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升平不可记,所见是闲人。
文章惟返朴,戈甲尽生尘。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升平不可记,所见是闲人。
注释
五帝三皇:古代传说中的五个帝王和三个圣王,代表远古时期的统治者。萧曹魏邴:萧何、曹参、魏征、邴原,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臣子。
文章:指文学和政治文告。
返朴:回归淳朴,不追求华丽。
戈甲:古代兵器和铠甲,象征战争。
谏纸:用于进谏的文书。
朝纲:朝廷的法度和纲纪。
升平:太平盛世,社会安定。
闲人:无事可做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官员无所作为。
翻译
五帝三皇时代,萧曹魏邴皆为臣。文治崇尚朴实,兵器铠甲积满尘埃。
劝谏之纸不再重要,朝廷纲常自成秩序。
太平盛世不再可见,眼前只有闲散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对历史变迁持有淡然态度的哲学思考。"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一句,直接提及了中国古代的神话时期和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从宏大的历史长河中引出主题。
接着"文章惟返朴,戈甲尽生尘"表达了一种文化与军事繁荣最终都会归于平淡无奇的自然状态,是对物极必反、历史轮回的一种深刻认识。"文章"指文化的繁盛,而"戈甲"则象征武力和战争,最后都化为尘土。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政治批评和建议书的态度,以及对朝廷治理国家有一套自己的秩序,不需要外界过多干涉。这里体现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超脱。
最后"升平不可记,所见是闲人"则是诗人的个人感受,他不再关注那些繁忙的世界,而是选择了置身事外,做一个观察者,享受着自己的宁静生活。这里的"升平"可能指的是太平盛世,但在诗人看来,这种时刻并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记忆的事情,只有闲适自在地享受现世。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深刻反思,展现了古代士人特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