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倚春林泪竹枝,南游风物鬓成丝
出处:《题湘山大施堂》
宋 · 范成大
重倚春林泪竹枝,南游风物鬓成丝。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来去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
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来去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
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重倚:深深依靠。春林:春天的树林。
泪竹枝:泪水打湿的竹枝。
南游:南行游览。
风物:风景事物。
鬓成丝:两鬓斑白如丝。
桂岭:桂林的山岭。
千峰梦:千座山峰的梦境。
湘山:湘江两岸的山。
一段奇:一段奇妙景象。
心外法:超脱世俗的心法。
行藏:行动和隐藏,指人生经历。
休问:不必询问。
塔中师:佛塔中的高僧。
大施门前事:重大事情或挑战。
竿木:比喻生活琐事,也可指诗文创作。
逢场:遇到这样的场合。
赋诗:作诗。
翻译
泪水沾湿春天树林中的竹枝,南行的旅程让我青春不再。难以追寻桂林千座山峰的梦境,湘山的奇妙景色更是让人惊叹。
人生的起落无需寻求超脱的法门,行止之事不必向佛塔中的高僧询问。
如果要谈论门前的大事,那就以诗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湘山大施堂》。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描绘了在春天的竹林中独自倚靠,感叹岁月流逝,南游所见风物已让两鬓斑白。他表达了难以追寻往昔桂林山水梦境,以及湘山独特景致的感慨。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这两句,寓言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眼前现实的惊叹,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景色的奇幻。接下来,诗人强调人生无常,不必执着于外在的修行或寻求答案,"来去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表明他主张内心的平静与随缘。
最后,诗人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即使在大施堂前有所感触,也只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范成大在旅途中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