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石关通越井,蒲涧迩灵洲全文

石关通越井,蒲涧迩灵洲

出处:《别南海宾化侯诗
南北朝 · 江总
石关通越井,蒲涧迩灵洲
此地何辽夐,群英逐远游。
高才袁彦伯,令誉许文休。
悠焉值君子,复此映芳猷。
崤函多险涩,星琯壮环周。
分歧泣世道,念别伤边秋。
断山时结雾,平海若无流。
惊鹭一群起,哀猿数处愁。
是日送归客,为情自可求。
终谢能鸣雁,还同不系舟。
其如江海泣,惆怅徒离忧。

拼音版原文

shíguāntōngyuèjǐng

jiàněrlíngzhōu

liáoxiòng

qúnyīngzhúyuǎnyóu

gāocáiyuányànbǎi

lìngwénxiū

yōuyānzhíjūn

yìngfāngyóu

xiáohánduōxiǎn

xīngguǎnzhuànghuánzhōu

fēnshìdào

niànbiéshāngbiānqiū

duànshānshíjié

pínghǎiruòliú

jīngqún

āiyuánshùchùchóu

shìsòngguī

wèiqíngqiú

zhōngxiènéngmíngyàn

háitóngzhōu

jiānghǎi

chóuchàngyōu

注释

石关:石门,指险要的关口。
越井:古代越国的名井,泛指远处的地点。
蒲涧:地名,有清泉,多蒲草。
灵洲:传说中的神圣之地。
辽夐:遥远。
群英:众多的杰出人才。
逐远游:追求远方的旅行或理想。
高才:才能出众的人。
袁彦伯:东晋文学家袁宏的字,此处代指有才之人。
令誉:美好的声誉。
许文休:三国时期蜀汉名士许靖的字,代指德高望重者。
悠焉:悠闲的样子。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映芳猷:映照出美好的德行。
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均为险要地势。
险涩:险峻难行。
星琯:星象与时间的象征,可能指天文仪器或时间流转。
环周:环绕周围。
分歧:不同的道路,比喻意见不合或人生选择的分岔。
世道:社会风气,时代状况。
边秋:边疆的秋天,常含萧瑟、离别之意。
断山:断裂的山脉,形容地形险峻。
结雾:聚集雾气。
平海:广阔的海面。
若无流:平静得似乎没有流动。
惊鹭:受惊飞起的白鹭。
哀猿:发出悲哀叫声的猿猴,常象征孤独与思乡。
归客:归乡的旅客。
为情:因为情感。
自可求:自然值得追求或珍视。
终谢:最终告别。
能鸣雁:能发出声音的大雁,象征离别的信息或远行的朋友。
不系舟:没有拴系的小舟,比喻自由或漂泊不定的生活。
其如:无奈,好似。
江海泣:像江海一样哭泣,比喻深切的悲伤。
惆怅:失意,心中郁闷。
离忧:离别的忧伤。

翻译

石门通往越国古井,蒲涧靠近神圣之洲。
此地为何如此遥远,群英豪杰追求远方遨游。
才华横溢如袁彦伯,美誉如同许文休。
悠然相遇君子们,在此映衬美德光辉。
崤山函谷关多险峻,星辰如管状环绕着周遭。
世道分歧令人哭泣,想起离别在边疆的秋。
断开的山峦常起雾,广阔的海面似静止不流。
受惊的白鹭成群飞起,几处的猿猴传来哀愁。
当天送别归乡的友人,为这份情感自然可贵。
最终告别那鸣叫的雁,如同不再拴系的小舟。
无奈像江海般哭泣,满心惆怅只因离别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离愁交织的情感氛围。开篇“石关通越井,蒲涧迩灵洲”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景观,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境地。“此地何辽夐,群英逐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心情。

“高才袁彦伯,令誉许文休”两句点明了人物,显示出诗人对于朋友或同僚的赞赏和尊重。紧接着,“悠焉值君子,复此映芳猷”则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这种良好的氛围能够持续。

然而,随后的“崤函多险涩,星琯壮环周”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艰难和孤立的景象,这与前面的和谐氛围形成对比。接下来的“分歧泣世道,念别伤边秋”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感慨,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情感伤痛。

“断山时结雾,平海若无流”两句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了内心的宁静与澄明。紧接着,“惊鹭一群起,哀猿数处愁”则描绘了一种动人情感的自然画面,反映出诗人的寂寞和忧伤。

“是日送归客,为情自可求”表达了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以及希望能够留住这份情谊。最后,“终谢能鸣雁,还同不系舟”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即便是分别,也愿意像鸿雁一样,保持着彼此心灵的联系,而不是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友谊、美好事物和离别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