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古梅树,横斜出篱落
出处:《葑溪杂兴》
明 · 韩雍
霜重林已空,风高水愈涸。
荒园一散步,暮景觉萧索。
忽见古梅树,横斜出篱落。
揽衣看枝柯,相将绽红萼。
岁寒幸有此,气味尽可托。
荒园一散步,暮景觉萧索。
忽见古梅树,横斜出篱落。
揽衣看枝柯,相将绽红萼。
岁寒幸有此,气味尽可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葑溪杂兴》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园的景象。首句“霜重林已空”展现了深秋时节,霜降严寒,树木凋零,显得空旷寂寥。接着,“风高水愈涸”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干燥和萧瑟,水面因风而更加干涸。
诗人漫步在荒芜的园中,感受到傍晚时分的凄清,“暮景觉萧索”。然而,在这冷寂之中,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株古梅树,“忽见古梅树,横斜出篱落”。这株梅树虽经风霜,却顽强地横斜于篱笆之外,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诗人走近细看,欣赏着梅花的枝条与即将绽放的红花,“揽衣看枝柯,相将绽红萼”。他感到在这寒冬之际,这古梅的存在犹如一股暖流,给人以慰藉。“岁寒幸有此,气味尽可托”,他感叹在这样的季节里,这梅花的香气和坚韧的精神成为他寄托情感的对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霜天、枯木、涸水等意象,突显了古梅的不屈与生机,寓含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生活希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