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全文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

出处:《寄晖上人
唐 · 姚合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
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
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

拼音版原文

chūyuèméiyōuyōuhūnmíng
xiūchíjīngjiéqīngjìngdàojīnshēng

línxiàzhīxiāngrénjiānshìqíng
zhōngzhúshīlǎochényīng

注释

日出:太阳升起。
月复没:月亮落下。
悠悠:长久不断。
昏与明:黑夜和白天。
修持:修行。
劫:佛教中的一个时间单位,表示很长的时间。
清净:心境纯洁无杂念。
今生:这一生。
林下:山林之中。
无相:无固定形态或实体。
人间:人世间。
苦是情:痛苦源自情感。
期:期望。
逐师去:追随导师修行。
老尘缨:在尘世中老去。

翻译

太阳升起又落下,昼夜交替无穷尽。
修行历经无数世,才抵达此生清静。
在林中领悟无常,人间的苦在于情感。
最终心愿随师修行,不愿在尘世老去。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修行清净之道的追求。诗人以日月的循环为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替。"悠悠昏与明"则表达了对于光明与黑暗、存在与虚无交织的深邃体验。

"修持经几劫"一句,显示诗人对长期修行的坚守和投入,这种修行不仅是时间上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磨砺。"清净到今生"则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内心清净无染的境界。

第三、四句"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情景。林下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而"知无相"意味着对万物本质的洞察和超越对立面的智慧。同时,诗人也指出了人间痛苦的根源在于情感的纠葛。

最后两句"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晚期仍旧追随师傅、继续修行的决心,以及对世俗羁绊不再有所留恋。"不拟老尘缨"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态度,不愿再被凡尘牵绊。

整首诗通过禅宗的智慧,展现了对于生命、时间和人间苦乐的一种深刻理解,以及对清净道行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