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羹秉觚牍,筚路向山林
出处:《留别赵大年并侄十七秀才 其二》
宋 · 苏籀
君年有馀富,我老渐来侵。
莽苍麇鼯野,峙停鸾鹄音。
藜羹秉觚牍,筚路向山林。
商略古人意,孜孜不患深。
莽苍麇鼯野,峙停鸾鹄音。
藜羹秉觚牍,筚路向山林。
商略古人意,孜孜不患深。
注释
君:您。年:年纪。
馀富:富有余。
侵:侵蚀。
莽苍:广阔无垠。
麇鼯:麋鼯(一种野生动物)。
峙停:暂停。
鸾鹄:鸾鹄(高贵的鸟,象征高雅)。
藜羹:藜草做的汤。
觚牍:简陋的书卷。
筚路:简陋的道路。
山林:山林。
商略:探讨。
古人意:古人的思想。
孜孜:勤奋不懈。
患深:怕深入。
翻译
您年纪大了富有余,而我却日渐衰老受到侵蚀。在广阔无垠的野外,麋鼯等野兽出没,只有鸾鹄的鸣叫声暂停在那里。
拿着藜草做的汤勺,手持简陋的书卷,踏上山路进入森林。
我们探讨古人的思想,勤奋不懈,不怕深入研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的《留别赵大年并侄十七秀才(其二)》。诗中,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赵大年的羡慕和对自己老去境况的感慨。"君年有馀富"赞美赵大年年纪轻轻就积累了丰富的财富,而"我老渐来侵"则流露出诗人自己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和财富都在逐渐减少的无奈。
"莽苍麇鼯野"描绘了一幅野外广阔、动物活动的画面,暗示了赵大年可能的生活环境,而"峙停鸾鹄音"则象征着赵大年高尚的品格,如同鸾鹄般高洁。接下来,诗人通过"藜羹秉觚牍,筚路向山林"两句,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仍坚持读书学习,追求古人的智慧,"孜孜不患深"更是展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深入探究。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