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出处:《游张公洞寄陶校书》
唐 · 方干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步步势:每一步的趋势。穿江底:形容步履间气势磅礴,如同穿越江河之底。
危滑:危险且滑,难以立足。
转身难:难以转身,形容处境艰难。
下蒸:下方上升的湿气。
阴气:阴冷潮湿的气息。
松萝:指松树和藤蔓类植物,代指山林。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的工具。
寒:感到寒冷。
数里:几里的路程。
烟云:云雾缭绕。
方觉异:开始感觉到不同寻常。
前程:未来的路程或前景。
由来:历来,从来。
委曲:曲折,不平坦。
寻仙路:探寻成仙的道路。
先生:指某位得道高人。
换骨丹:传说中能使人脱胎换骨、成仙的仙丹。
翻译
每一步都仿佛要穿过江底而去,这里的地面既危险又滑,很难转身。下方蒸腾的阴湿气息使松树和藤蔓都湿漉漉的,外界的温暖风也被手中的拐杖和鞋子抵挡,感到寒冷。
走了数里路后,周围的烟云开始让人感觉不同寻常,前方的世界似乎更加广阔。
历来曲折探寻仙境的道路,不像先生那样有脱胎换骨的仙丹便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游张公洞寄陶校书》。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历张公洞时的心境和所见。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探索深山密洞时的困难与险峻,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因为环境的险恶和地形的复杂,转个身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技巧。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诗人通过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洞中的阴冷与潮湿,以及外面温暖而又寒冷的风。"下蒸"指的是从洞中散发出来的湿气,而"外制"则是对抗外界的寒风,"杖屦"意指着装备防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走过几里的路程后,对周围环境有了新的发现和感悟。这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开阔和豁达。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寻找仙界之路的执着追求,而这与常人所说的修炼成仙、通过服用丹药来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不同。这也反映出诗人的个人追求和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