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又岂知,渐结枝头翠玉,有和羹美全文

又岂知,渐结枝头翠玉,有和羹美

宋 · 无名氏
雪霏冰结霜凝,是谁透得春工意。
南枝向暖,江边岭上,独先众卉。
闲态幽姿,绿窗红蒂,粉英金蕊。
念冰肤秀骨,人间要见,除非是、真仙子。
羌管且休横吹。
待佳人、新妆初试。
鸾台晓鉴,人花相对,何须更比。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低风细。
又岂知,渐结枝头翠玉,有和羹美

注释

春工:春天的气息或工艺。
南枝:向阳的树枝。
卉:花卉。
冰肤秀骨:形容花朵冰清玉洁,形态优美。
羌管:古代的一种竹制乐器。
鸾台:宫殿中的镜子,比喻高雅之地。
疏影:稀疏的影子。
和羹: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佳肴。

翻译

雪花纷飞,冰冻如霜,不知是谁透露了春天的信息。
南边的树枝向着温暖的地方生长,江边山岭上,它独自早于其他花卉开放。
它的悠闲姿态和幽雅风姿,绿色的窗棂映衬着红色的花蒂,粉色的花瓣金色的花蕊。
想那冰肌玉骨的花朵,要在人间见到,除非是真正的仙女。
暂时停下羌笛的吹奏,等待佳人新妆打扮后欣赏。
清晨的鸾台上,人与花相对照,无需再做比较。
稀疏的影子横斜,淡淡的香气飘动,月色低垂微风轻拂。
又有谁知道,花朵渐渐在枝头结出,犹如翠玉般美丽,还有甘美的味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观察,抒写了植物在春天中逐渐苏醒的情景。"雪霏冰结霜凝"一句,设定了冬去春来时节的过渡,"是谁透得春工意"则暗示了一种超自然力的神秘感,这里的“春工”指的是春天赋予万物生机之力。

"南枝向暖,江边岭上,独先众卉"具体描绘了某些植物在温暖的阳光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率先萌动的情形。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的敏锐与深刻。

接下来的"闲态幽姿,绿窗红蒂,粉英金蕊"一连串精致的词汇,不仅描绘了植物的外貌,更通过“闲”、“幽”等字眼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美感。

"念冰肤秀骨,人间要见,除非是、真仙子"则在赞美之余,又带有一丝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真仙子”可能暗指那些能够欣赏到自然中细微之美的人,他们如同仙子般与世隔绝。

"羌管且休横吹"一句,通过对音乐的停顿,传递了一种等待和期待。"待佳人、新妆初试"则是诗人的期待——期待那些能够欣赏到这份美好之人,他们或许是指那些有心人,或是指诗人自己。

接下来的"鸾台晓鉴,人花相对,何须更比"一句,则是在赞叹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和谐的关系,无需更多的比较。这里的“鸾台”可能是虚构的地方,与仙境相呼应。

最后,"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低风细"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温柔的氛围。"又岂知,渐结枝头翠玉,有和羹美"则是在赞美植物在春天中逐渐长成的姿态,将其比喻为“翠玉”,并且与“有和羹美”相呼应,这里的“和羹”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发又不失超凡脱俗的春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