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始觉澄潭腥,恍听幽岩泣全文

始觉澄潭腥,恍听幽岩泣

出处:《舟发萍乡遇雨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趋枻避风沙,雨势压绝壁。
万木噤无声,石气浓欲滴。
层阴失象纬,猿鸟各悚息。
侧疑坤轴陷,俯咋雷电逼。
山颓万窍号,云水递呼吸。
始觉澄潭腥,恍听幽岩泣
回虑抱深忧,远瞩愁六极。
云破日气苏,万象复森立。
水际一灯来,清光散空湿。
冥会歛众嚣,存神偶寥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出发于萍乡时遭遇暴雨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趋枻避风沙,雨势压绝壁”描绘了船只在风雨中前行的场景,风沙和暴雨似乎压迫着陡峭的山壁,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接着,“万木噤无声,石气浓欲滴”进一步渲染了暴雨中的静谧与沉重,树木仿佛被雨水凝固,岩石的湿润感似乎能滴落下来,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湿度。

“层阴失象纬,猿鸟各悚息”描述了乌云密布,连天空的经纬线都看不见,猿猴和飞鸟因恐惧而停止活动,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暴雨的恐怖与压抑。接下来,“侧疑坤轴陷,俯咋雷电逼”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暴雨威力的敬畏,仿佛大地的轴心都在摇晃,雷电逼近,令人胆战心惊。

“山颓万窍号,云水递呼吸”描绘了暴雨中山川的咆哮,云水之间的互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巨大能量。接下来,“始觉澄潭腥,恍听幽岩泣”则从视觉转向听觉,通过想象暴雨后潭水的腥味和岩石的哭泣声,进一步强化了暴雨带来的震撼与哀伤。

“回虑抱深忧,远瞩愁六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广阔世界的担忧,面对如此壮阔的自然景象,人类显得渺小而无力。最后,“云破日气苏,万象复森立”描绘了暴雨过后,阳光重新照耀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力的顽强。

“水际一灯来,清光散空湿”描绘了雨后水边的一盏灯光,清冷的光芒洒满湿润的空气,给人以希望和宁静的感觉。“冥会歛众嚣,存神偶寥寂”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经历,心灵得到了净化,暂时摆脱了尘世的喧嚣,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