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龙规诫在,飞羽豫游疏
出处:《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其三》
宋 · 杨亿
德契河洲什,心依黄老书。
濯龙规诫在,飞羽豫游疏。
复土文园接,凝尘丙殿虚。
蒸蒸天子孝,泣血望涂车。
濯龙规诫在,飞羽豫游疏。
复土文园接,凝尘丙殿虚。
蒸蒸天子孝,泣血望涂车。
注释
德契:契合,符合。河洲:河流中的陆地,这里指代文化或精神的源泉。
黄老书:黄帝和老子的学说,泛指道家思想。
濯龙:洗涤龙的象征,可能指遵循某种净化或戒律。
飞羽豫游:飞翔的羽翼,比喻轻松愉快的生活。
复土:覆盖土地,可能指祭祀或哀悼活动。
文园:借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也可能指陵墓。
丙殿:古代宫殿名,此处可能指代皇室建筑。
蒸蒸:形容孝心炽热。
泣血:眼泪如血,极度悲伤的表现。
望涂车:期待着亲人的灵柩(涂车)归来。
翻译
德契于河洲之上,心灵寄托黄老之学。遵循龙的法则进行戒律,飞翔的羽翼游乐减少。
文园的土地重新覆盖,丙殿空荡尘埃凝聚。
天子充满孝心,泪流满面期待着亲人的灵柩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杨亿为明德皇太后所作的挽歌之一。挽歌是一种悼念和哀悼先人逝去的诗歌体裁,通常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首句“德契河洲什”中的“德契”,意指太后的美德如同河中坚固不移的堤岸,“河洲什”则可能是形容她的美德如同河畔之物,既能滋润万物也能制约洪水,是对她德行高尚、影响深远的赞誉。接下来的“心依黄老书”,则表明太后生前崇信道家学说,以《黄帝四经》为依据,修身养性。
第二句“濯龙规诫在”中,“濯龙”形容太后的教诲如同清澈见底的水流,能够洗净人心,“规诫在”则是说她的教导犹如圣贤之言,始终如影随形。紧接着“飞羽豫游疏”,意指太后生前虽享有高位,但却不忘勤劳和简朴,如同轻盈的羽毛般自在而无拘束。
第三句“复土文园接”中的“复土”,可能是指太后的陵墓或纪念之地,“文园接”则是形容她的精神遗产与后世相连,文园象征文化与学问的传承。随后“凝尘丙殿虚”,这里的“丙殿”通常指宫殿,但此处可能借指太后的灵堂或纪念之所,“凝尘”则是形容她的精神遗产虽已去世却仍然清晰可感,未曾被世间尘埃所污染。
最后两句“蒸蒸天子孝,泣血望涂车”,表达了诗人对太后深切的哀悼之情。“蒸蒸”形容孝心的浓烈,如同热气蒸腾,“天子孝”则是指皇帝对于太后的孝顺之情。最后“泣血望涂车”,则是说诗人在思念太后时,哀伤到了极点,以至于泪如溪流,仿佛能见到那涂有泪水的马车,表达了无尽的悲痛。
这首挽歌通过对明德皇太后的赞美和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