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参言外意,己识相中身
出处:《与盛希道太史谈玄二首》
明 · 陆深
愧乏山林骨,欣逢大隐人。
时参言外意,己识相中身。
斜月前溪水,微风别浦津。
青山谁可住,春入柳条新。
时参言外意,己识相中身。
斜月前溪水,微风别浦津。
青山谁可住,春入柳条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深所作的《与盛希道太史谈玄二首(其一)》。诗中以“愧乏山林骨,欣逢大隐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遇见高人隐士的喜悦之情。接着,“时参言外意,己识相中身”,诗人通过与隐士的交谈,领悟到了言语之外的深意,并且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种自我反思和心灵共鸣,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内省精神。
“斜月前溪水,微风别浦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斜月映照着溪水,微风吹拂着岸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样的景致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青山谁可住,春入柳条新”,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青山绿水,春色满园,但真正的归宿何处?这既是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春天到来,柳条新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