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梧畔故应佳,非但才高诗亦葩
出处:《挽郑永福》
宋 · 刘克庄
竹间梧畔故应佳,非但才高诗亦葩。
世胄蚤通枢相谱,里人知是大魁家。
谁言陶令才为米,不遣潘郎再种花。
□□云深华表远,北风无赖送哀笳。
世胄蚤通枢相谱,里人知是大魁家。
谁言陶令才为米,不遣潘郎再种花。
□□云深华表远,北风无赖送哀笳。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竹间梧畔:竹林和梧桐树旁,形容环境清幽。才高诗亦葩:才华出众,诗歌新颖独特。
世胄蚤通枢相谱:世家子弟早与权贵家族有联系。
大魁家:指科举考试中的状元。
陶令:陶渊明,以其田园诗著名。
潘郎:潘岳,古代美男子,这里比喻种花之人。
华表:古时路标或宫殿前的石柱,象征着远方。
哀笳:悲伤的胡笳声,常用于表达哀愁。
翻译
竹林梧桐之间自然景色宜人,他的才华不仅出众,诗歌也别具一格。他出身名门,早早地就与宰相家族有联系,邻里都知他是未来的状元之选。
谁说陶渊明的才华仅限于写田园诗,他不会像潘岳那样再次种植花木。
云端深处的华表显得遥远,北风吹过,带来了哀伤的胡笳声。
鉴赏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挽郑永福》。首句“竹间梧畔故应佳”,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欣赏和向往之情。“非但才高诗亦葩”则赞扬了郑永福不仅才华横溢,其诗作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世胄蚤通枢相谱,里人知是大魁家”两句中,诗人以比喻手法,将郑永福的家族背景比作世代相传的大族,里巷皆知其为显赫门第之子弟。
“谁言陶令才为米,不遣潘郎再种花”,这两句则是对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和潘岳的引用。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官职,寄情于田园之生活;而潘岳则以诗才著称,但终究未能实现政治理想。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两位古人态度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于纯粹文学追求和不为世俗所动摇的坚持。
最后,“□□云深华表远,北风无赖送哀笳”中,“□□”处应是指某种景物或情感,但因字句残缺,不得而知。尽管如此,从后文“云深华表远”可见诗人是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心境高远的情状。而“北风无赖送哀笳”则通过对北风和哀笳(一种乐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孤寂之感。整体而言,这两句在营造出一幅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的来说,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刘克庄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郑永福不仅有杰出的文学才能,而且家族背景显赫的赞赏之情。通过对古代文人的引用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纯粹艺术追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