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香风四天起,恼杀金陵谪仙子
出处:《夏日同吴叔思东陂观莲》
明 · 胡应麟
若耶之溪五十顷,绿晕红酣画船暝。
吴王宫中十万妆,明霞为佩风为裳。
箫鼓参差棹歌发,隔岸清波照罗袜。
年少谁家双紫骝,坐看玉腕明中流。
日暮香风四天起,恼杀金陵谪仙子。
吴王宫中十万妆,明霞为佩风为裳。
箫鼓参差棹歌发,隔岸清波照罗袜。
年少谁家双紫骝,坐看玉腕明中流。
日暮香风四天起,恼杀金陵谪仙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傍晚,与友人在若耶溪畔观赏莲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乡的静谧之美和人物的生动形象。
首句“若耶之溪五十顷,绿晕红酣画船瞑”,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广阔而宁静的画面:若耶溪上,绿波荡漾,红莲绽放,画船在暮色中缓缓前行,营造出一种幽美而略带朦胧的氛围。
接着,“吴王宫中十万妆,明霞为佩风为裳”,诗人将历史的元素融入景物之中,想象着吴王宫中的繁华景象,以明霞比作宫女的佩饰,以清风喻为她们的衣裳,既展现了宫中的奢华,又赋予了自然界的灵动与美感。
“箫鼓参差棹歌发,隔岸清波照罗袜”,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场景,箫声与鼓点交织,歌声悠扬,两岸的清波映照着女子的罗袜,动静结合,更添几分雅致与神秘。
最后,“年少谁家双紫骝,坐看玉腕明中流”,诗人将目光转向岸边,关注于一对年轻男女,他们或许正坐在骏马之上,欣赏着水中女子的玉腕,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夏日傍晚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