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窗窈窕花离离,红妆万镜娇无力
美人蔌蔌弄金梭,鸳鸯机上初成疋。
繁花乱蕊皆同心,艳蘖中含杜鹃血。
玉妃如霜姑射仙,金刀剪破云霞缬。
为我裁成合欢被,细意密缝无线迹。
道人把玩色相射,银海光摇泪珠滴。
却忆故家初破时,绣龙画雉如砂石。
绮窗窈窕花离离,红妆万镜娇无力。
百幅锦帆风不动,绿湿红鲜荡春碧。
纷华过眼一梦如,蜀锦吴绫复何益。
白茅安用红锦包,虎皮难以裹羊质。
只今卷锦还府主,心地了然无得失。
铜壶漏断银缸灭,昆崙影转初三月。
道人坐久闻妙香,纸帐蒲团自清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蜀都:成都。宾客:客人。
赠:赠送。
金梭:金色的梭子。
鸳鸯机:带有鸳鸯图案的织机。
杜鹃血:象征哀伤或忠贞。
玉妃:美丽的女子。
姑射仙:传说中的仙女。
合欢被:象征夫妻和睦的被子。
无线迹:没有接缝痕迹。
把玩:欣赏。
色相射:色彩吸引目光。
故家:故乡。
破时:破败时期。
绮窗:精致的窗户。
红妆:女子的装扮。
百幅锦帆:众多的锦缎。
春碧:春天的碧绿。
纷华:繁华。
梦如:如梦般过去。
白茅:普通草席。
红锦:红色锦缎。
虎皮:比喻粗犷外表。
羊质:比喻内在的柔弱。
心地了然:内心明白。
无得失:不计较得失。
铜壶漏:古代计时器。
银缸:银制灯具。
昆崙影:月亮的投影。
初三月:初升的月亮。
翻译
蜀都的主人热情迎接宾客,赠送我三百尺蜀锦。美女忙碌地摆弄金梭,鸳鸯图案的织机上新作完成。
繁花与蕊心连心,鲜艳中似乎蕴含着杜鹃鸟的血色。
如霜仙女般的玉妃,像姑射仙子般美丽,用金刀裁剪出云霞般的图案。
她为我缝制合欢被,针脚细密,不留痕迹。
道人欣赏这色彩,眼中闪烁,仿佛泪珠在银海中摇曳。
回想起故乡初破败时,绣龙画雉的图案粗糙如砂石。
精致的窗户映照着离离的花朵,红妆女子在万镜中显得娇弱无力。
百幅锦帆静止不动,绿色湿润,红色鲜艳,荡漾在春天的碧波中。
繁华如梦,过往的一切又有何益?蜀锦吴绫又能怎样。
白茅何必用红锦包裹,粗犷的虎皮难以掩盖内在的柔弱。
如今我把锦缎归还给主人,心中坦然,无得无失。
夜深铜壶漏水声断,银灯熄灭,初升的月亮映照昆仑山。
道人久坐,闻到奇妙香气,纸帐蒲团带来清寂之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细腻的场景,诗人收到了朋友赠送的蜀锦,并由此触发了一系列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蜀都府主以豪华的礼物迎接宾客,而这些锦被不仅是实用的物品,更承载了情感与记忆。
诗中的“美人蔌蔌弄金梭,鸳鸯机上初成疋”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织布机上精心地织造蜀锦的情景,这里的“美人”指的是技艺高超的女工,她们用心地将每一寸锦布都织得完美无瑕。从“艳蘖中含杜鹃血”可见这些织物不仅精美,而且蕴含着劳动者的汗水与泪水。
而到了“玉妃如霜姑射仙,金刀剪破云霞缬”则是对织造过程中的细致描写,这里通过对织女和她的技艺的描述,突显了蜀锦的珍贵。诗中不断出现的对比,如“繁花乱蕊皆同心”,都在强调这份情谊与精心的工艺。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却忆故家初破时”一句引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哀愁。这些锦被不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它们让人联想起往昔的美好与痛苦。
诗歌最后,“白茅安用红锦包,虎皮难以裹羊质”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而“只今卷锦还府主,心地了然无得失”则是对这份馈赠的回应,以及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蜀锦精美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情感交流,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