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将取垂虹亭上景,都归却月观中篇全文

将取垂虹亭上景,都归却月观中篇

宋 · 杨万里
兀坐船中只欲眠,不如船外看山川。
松江是物皆诗料,兰桨穿湖即水仙。
将取垂虹亭上景,都归却月观中篇
正缘王事游方外,凿齿弥天未当贤。

注释

兀坐:独自坐着。
眠:睡觉。
船外:船的外面。
山川:山水。
松江:指松江,古代地名,今上海一带。
诗料:诗的灵感来源。
兰桨:用兰花装饰的船桨。
水仙:比喻清雅的水上景色。
垂虹亭: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有亭子的垂虹。
景:景色。
观中篇:诗集中的篇章。
王事:朝廷的事务。
游方外:在外地游历。
凿齿:古人名,这里借指才华出众的人。
未当贤:不算是真正的贤者。

翻译

独自坐在船中只想睡觉,不如到船外欣赏山水。
松江的一切都是诗的素材,划着兰花桨穿过湖面就像遇见了水中仙子。
我想要把垂虹亭的景色收入眼底,全部融入到我的诗篇中。
因为公务在外游历,即使才华如凿齿那样出众,也不算是真正的贤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独特情怀。

“兀坐船中只欲眠,不如船外看山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船上静坐时的心境,宁愿不睡觉而是去船外观赏那绵延不绝的山川。这里,“兀坐”一词描出了诗人沉思静默的情形,而“只欲眠”则透露出一种倦怠的情绪,但这种倦怠并未压倒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松江是物皆诗料,兰桨穿湖即水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眼中的松江之美,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能激发诗人的灵感,让人仿佛能够听到诗行中流淌的清泉和风的歌谣。而“兰桨”则是对船桨的美好形容,它穿梭在湖面上,宛如水中的仙子。

“将取垂虹亭上景,都归却月观中篇。”这里,“垂虹亭”与“月观”都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他希望能够把这些美好的景致都收入自己的诗篇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

“正缘王事游方外,凿齿弥天未当贤。”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他在外游历,不为世俗所羁绊,虽然有所追求,但那并非世间的功名与富贵。这里,“凿齿弥天”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极致的不满足和追求,而“未当贤”则表明诗人对传统道德标准的质疑。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松江等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