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知跨灶君家妙,直上蟾宫便取将
出处:《再次前韵答清溪赵司寇》
明 · 王缜
未得从容聚一堂,忽传翰墨逼人香。
风摇苍翠清题卷,花逞红黄索咏章。
岂但英才思拔本,从来仙种有奇芳。
定知跨灶君家妙,直上蟾宫便取将。
风摇苍翠清题卷,花逞红黄索咏章。
岂但英才思拔本,从来仙种有奇芳。
定知跨灶君家妙,直上蟾宫便取将。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缜对赵司寇的回赠之作,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时的文墨氛围,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共同追求。
首联“未得从容聚一堂,忽传翰墨逼人香。”开篇即点出与友人相聚的渴望,未及相聚,却已闻到文墨之香,预示着一场文化盛宴即将展开。
颔联“风摇苍翠清题卷,花逞红黄索咏章。”生动描绘了聚会场景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风吹动着苍翠的树木,仿佛在为题卷上的文字增添清新的气息;而鲜花竞相绽放,争艳斗丽,似乎在等待着诗人的咏唱,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颈联“岂但英才思拔本,从来仙种有奇芳。”进一步赞美友人的才华横溢,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更如同仙人般拥有非凡的才情。这里的“拔本”比喻超越常规,展现出对友人独特才华的高度评价。
尾联“定知跨灶君家妙,直上蟾宫便取将。”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技艺高超的肯定,预示着他们能够像登月宫的嫦娥一样,取得非凡成就。这里的“跨灶”、“蟾宫”都是古代传说中的象征,寓意着极高的艺术境界和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聚时文墨之香、自然美景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