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心一悟虚无理,寂寞玄珠象罔中
出处:《宿题天坛观》
唐 · 刘沧
沐发清斋宿洞宫,桂花松韵满岩风。
紫霞晓色秋山霁,碧落寒光霜月空。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冥心一悟虚无理,寂寞玄珠象罔中。
紫霞晓色秋山霁,碧落寒光霜月空。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冥心一悟虚无理,寂寞玄珠象罔中。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沐浴后在清净的斋室过夜,洞宫周围桂花松涛声回荡在山岩间。清晨的紫霞映照着雨后初晴的秋山,碧蓝的天空下霜月显得格外明亮。
仙鹤的鸣叫声从天边传来,通往蓬莱仙境的道路似乎就在海门边。
我静心领悟虚无的真理,这颗寂寞的玄珠仿佛寓言在无尽的象罔之中。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宫的幽静与神秘,"沐发清斋宿洞宫"一句即设定了整个意境,仿佛读者也能随之步入这宁静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桂花和松树交织出特有的韵味,岩风中带着桂香,让人仿佛闻到那清新的气息。
接下来的"紫霞晓色秋山霁,碧落寒光霜月空"两句,则是对景色的深入描绘。紫霞与碧落的色彩对比鲜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精准把握。霏霏细雨后的秋山,映照在清晨的紫霞之中,更显得分外宁静;而霜月之下,碧落中的寒光,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冷豔美。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两句,则是一种对神话世界的向往和想象。华丽的宫殿中传来鹤鸣之声,似乎是通往天界的一种召唤;而蓬莱仙岛,则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理想国度,这里被描绘为与现实世界隔绝却又相连的境地。
最后两句"冥心一悟虚无理,寂寞玄珠象罔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似乎在洞宫这样的环境中,有了对宇宙真理的一番领悟,这份悟到的是一种虚幻的本质,而那寂寞之感,则如同一颗深藏于玄妙珠中的秘密,难以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神话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