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已苦长安道,俗眼徒惭季子金
出处:《再书》
宋 · 李新
北风过河霜雾深,冻入毛骨殊侵寻。
行人已苦长安道,俗眼徒惭季子金。
风月秦楼愁处别,莺花蜀国病中吟。
莫嗤今日西归计,直为重安亲老心。
行人已苦长安道,俗眼徒惭季子金。
风月秦楼愁处别,莺花蜀国病中吟。
莫嗤今日西归计,直为重安亲老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风:寒冷的北风。河:河流。
霜雾:浓重的霜雾。
冻入毛骨:冷得深入骨髓。
殊侵寻:特别侵袭。
行人:行走的人。
长安:古都长安。
俗眼:世俗的眼光。
季子金:比喻虚有其表的富贵。
风月秦楼:秦楼的风月之夜。
愁处别:在离别之愁中。
莺花蜀国:蜀地的莺花。
病中吟:病中低吟。
嗤:嘲笑。
西归计:返回西部的计划。
重安亲老心:为了使亲人安心养老。
翻译
北风吹过河面,霜雾弥漫,寒冷深入骨髓。行人在长安艰难跋涉,世俗的眼光只看到表面的荣华。
在秦楼的风月夜中,离别之情更添愁绪,病中的我只能吟唱蜀地的莺花。
不要嘲笑我今天的西归计划,只是为了能让亲人安心养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的冬日里行走于长安道上的凄凉情景。北风带来的霜雾侵袭至骨,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适。诗人通过“俗眼徒惭季子金”一句,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个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
而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自然景物,写及秦楼之愁别、蜀国病中吟咏莺花,这些意象都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内心的不适与病痛。最后,“莫嗤今日西归计”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以及“直为重安亲老心”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严寒天气、个人生活感受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篇融合了现实批判与个性抒情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