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趾待成功,谁不仰其明
出处:《述行言情诗》
明 · 祝允明
凤鸟不世见,四海以德称。
虎豹伏深山,雄鸷乃驰名。
日月递经天,夕伏亦沈冥。
目趾待成功,谁不仰其明。
所以孔仲尼,君子疾无声。
嗟予蹇淹留,闭户乃浮名。
高卑共彰彻,近远均一鸣。
惟忧邦必闻,求之无其情。
虎豹伏深山,雄鸷乃驰名。
日月递经天,夕伏亦沈冥。
目趾待成功,谁不仰其明。
所以孔仲尼,君子疾无声。
嗟予蹇淹留,闭户乃浮名。
高卑共彰彻,近远均一鸣。
惟忧邦必闻,求之无其情。
鉴赏
这首诗以凤凰和猛兽为象征,表达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虚名的反思。首句“凤鸟不世见,四海以德称”寓意圣贤如凤凰般难得一见,但他们的美德却能普照天下。接下来通过“虎豹伏深山,雄鸷乃驰名”描绘出即使像老虎豹子这样的猛兽,也因其英勇而闻名,暗指真正的英雄在于内在的实力而非表面声名。
“日月递经天,夕伏亦沈冥”进一步强调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白天显赫,夜晚隐匿,暗示人应如日月般光明磊落,即使在默默无闻时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诗人感慨自己“嗟予蹇淹留,闭户乃浮名”,表达了对自己滞留于平凡生活,被浮名所困的自省。
“高卑共彰彻,近远均一鸣”表明无论地位高低,人都应有真实的声音,不应受限于外在的尊卑。最后两句“惟忧邦必闻,求之无其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忧虑只有名声而缺乏实质贡献的状况,体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展现出祝允明对于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